Ben Sir真人確實有幾分似周星馳,從一頭略灰的三七分界秀髮,到語調、節奏,再到時而嚴肅,時而幽默的表達方式。可能受「星爺」影響,心底裏,他最想做「大娛樂家」,50歲終於得償所願。
眾所周知,博士Ben原是薪高糧準的中大高級講師,最初從小學體育老師做起,一路進修,順着專業向pay scale跳級而上。2017年因市場熱熾呼喚,他本着「輸唔晒」、「跌唔死」的心態毅然轉型做藝人,憑搞笑加才華成為新一代「師奶殺手」。
從「推job」到「跳出來」
除了拍廣告「搵快錢」,「貪玩」的他過去幾年亦不斷cross-over電視、電影、棟篤笑、舞台劇都試過。不再「打工」後,除了實踐夢想,他亦重覓「生活」,時間彈性到weekday可約同學仔去camping,望滿天繁星。
可以過這種「又賺又玩」的寫意生活,他強調,是建基於過去30年儲下的「本錢」。「最初那十幾二十年,要有discipline,裝備好自己,用健康換金錢,是辛苦的。」
務求做到,第一,有一把利刀,磨到極至。「姑勿論你係做freelance定slash,有幾多份工,你始終要有一瓣嘢係比較堅實,人地搶你唔到,唔係散收收咁。例如一個人玩航拍玩得叻,你要去鑽研果樣嘢,睇時機,不斷碰撞。」
BenSir這個博士笑匠品牌亦非一步到位。當年高考成績未能升大學,他轉讀教育學院做小學老師,之後一路愈讀愈精,進修至博士,下苦功鑽研「廣東話」,才晉身語言學家。及至配合自身幽默本色,在「粗口學堂」大放異彩。
不識字 未必能識人
坊間說「識人好過識字」,Ben Sir不認同,「識字代表你做出成績,咁樣人地先會黐埋嚟,或者俾你去識。」
第二,財務穩健,減低風險。「買樓,買定唔買呢?某位大學校長好浪漫,話唔好俾層樓困住,我心諗,你自己好多層樓就叫人要浪漫!」調轉思考,他認為買樓亦會令人腳踏實地,因「不能躺平,有個方向、有個目標」。
Ben Sir二十出頭已上車,當時亦很艱難,「首期9萬蚊,我唔夠錢,要同老婆一人夾一半。」之後樓換樓不斷升級,現時有樓有舖的他,人生走到「輸得起」的階段。
現在買樓首期最少要五、六十萬,他建議年輕人要孝順父母,促進親子關係,「係有實際回報的」。
他不贊成「裸辭」,除非「計得掂條數」。當初放棄穩定收入看似兵行險着,實情他已打好算盤,想好退路。「我哋無仔女,最大鑊係供樓,一、兩層,老婆是小學老師,睇返風險唔大。」
「假使我剩低搵錢時間多唔過在中大做,只要搵得夠快,當你同一舊錢,我都係贏。」他與太太有共識,「快錢」用來還房貸,換自由。
【照片攝於天后Preface Coffee】
節錄自1月號《信報財經月刊》